9月20日,由寧夏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地理學會農業地理與鄉村發展專業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精準扶貧評估研究中心主辦,由寧夏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寧夏地理學會承辦的塞上學術月主場活動——西部地區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論壇在銀川順利召開。
本次論壇邀請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內蒙古師范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華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山西大學等10余家單位120余位專家學者們參會,與會專家圍繞西部地區鄉村振興的理論與實踐、“三農”問題與農村治理、鄉村振興“五大”主題演化歷程與趨勢、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國外鄉村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寧夏精準脫貧的實踐與啟示等六個方面內容展開學術報告與研討交流。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實施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采取超常規的舉措,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了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振興,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關注,也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近年來,寧夏精準脫貧成效顯著,為全國提供了“寧夏經驗”和“扶貧樣板”,各類產業發展動力強勁、生態環境優美,鄉風文明治理有效,鄉村振興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本次論壇,旨在推進寧夏山川協調發展、城鄉融合發展、產業融合發展。寧夏實施的“創新驅動、脫貧富民、生態立區”三大戰略也重點聚焦鄉村地區。
大會第二階段,專家學者們在閩寧鎮進行了學術考察,通過現場報告的形式,讓與會專家學者們更加清晰的了解寧夏脫貧攻堅情況,實地考察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光伏扶貧、生態移民等情況,針對我區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發展存在的問題,與會專家學者們現場討論、問診把脈寧夏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發展,提出了相應地對策建議。

會場采用網易直播平臺,網絡同期觀看人數達到約20萬人,通過理論探討與實踐考察、線下與線上同步直播,達到了學術交流與知識傳播的目的。